隨著汽車行業向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轉型,車輛的智能水平和復雜度不斷提升,整車的開發周期卻越來越短,測試要求越來越高,自動化測試成為必由之路。作為行業技術創新和引領者,高校面臨著新能源和智能駕駛等新技術的眾多挑戰。經緯恒潤將最新的硬件在環(HIL)仿真測試技術與產學研合作緊密結合,通過仿真實驗室的建設為高校教學以及科研需求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和實踐平臺。
圖1:開發周期和技術變革是整車面臨的巨大挑戰
硬件在環測試是一種在實驗室中模擬智能車輛運行環境的先進技術,用于評估和驗證車載控制單元。它利用硬件組件模擬輸入和輸出信號,結合車輛動力學模型,模擬車輛的動態行為。通過總線仿真、場景模擬和故障注入等技術,HIL測試為整車研發提供了從底層驅動到控制策略的全面驗證,極大地加速了電子電氣開發過程,確保了智能汽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圖2:硬件在環系統的基本原理
經緯恒潤通過先進的硬件在環仿真測試平臺TestBase,為高校提供了一個與企業技術同步的實踐環境。該平臺支持集成網絡測試、硬件在環仿真測試和實車測試等功能,可覆蓋各種車載控制單元。這一平臺不僅為高校提供了與企業相同的平臺、配置和品質,還可以通過靈活的軟件授權方式,滿足不同的教學和科研需求,同時可以提供仿真實驗室配套的實訓教材、培訓服務以及支持二次開發的量產ECU產品。

圖3:TestBase平臺的“能力”
通過在仿真實驗室引進TestBase平臺,不僅可以讓學生們掌握最新的智能汽車開發技術,還可以為教師提供科研驗證的強大工具,從而實現了學術研究與行業需求的完美對接。通過這種方式,高校能夠培養出既懂理論又具備實戰經驗的復合型人才,為智能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注入活力。

圖4:經緯恒潤TestBase仿真測試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