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運是中國普通老百姓心中永遠的痛。近日有網友通過網絡向鐵道部門建言獻策——應用二維條碼識別技術,實行火車票實名制購票。一石激起千層浪,該說法引起數十萬計網友的跟帖,很多信息化業內人士也紛紛參加討論。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改善和優化經濟生活與社會秩序提供了一切可能,尤其是當前我國已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有專家呼吁,二維條碼作為一項成熟的識別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航空、公交等領域,無論是出于方便民眾購票、提高查驗效率還是打擊制假販假的目的,都值得鐵路部門加以重視和研究推廣。
不難預見,在不遠的將來,春運“一票難求”的景象將成為過去。從技術層面上來看,一張帶有二維條碼、可供識別查驗的火車票,將有望成為這段歷史的改寫者之一。
二維條碼究竟是何方神圣呢?翻到手中書籍的封底,看看超市里食品包裝袋,那些長長短短、疏密不一的線條,再加上一溜數字,就是條碼。早在十幾年前,我們的生活已經在逐步走進“條碼世界”。不過,這只是貯存十幾位數字的一維條碼,主要起著識別商品、標明價格等作用。隨著生活的升級,條碼也出現了升級版———從簡單的“線條”變成“塊塊”,還長出數不清的黑點,它叫做二維條碼。
二維條碼是一種基于光學識讀圖像的編碼技術,不僅可以貯存數十位數字,還能貯存圖像、聲音、指紋等信息,甚至可以進行加密,運用起來會更加方便。二維條碼識別技術也是目前全球應用最為廣泛的信息技術之一。
高速發展之下,一場加速度的條碼識別技術變革正在醞釀著。如果稍加留心,不難發現,當前在各個行業內廣泛應用、為人們熟知的傳統條形碼標準和技術,已經開始被二維條形碼逐漸取代。翻開報紙,拿出證件,打開手機蓋……頻頻出現的新式圖形條碼讓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種二維條碼有一天將無處不在。
盡管可能現在你在身邊見到的二維條碼,還只是一個“舶來品”,因為它用的是來自美國或日本的技術標準,但這種情況在去年的12月16日開始,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國際標準組織AIM global(全球自動識別和移動技術協會)正式宣布,批準發布來自中國矽感科技公司的網格矩陣碼(簡稱GM碼)成為新的二維條碼國際標準之一。
“中國條碼”躋身國際標準行列,讓熱鬧的二維條碼行業從此更加沸騰了。正因為“中國條碼”在國際上的揚眉吐氣,二維條碼識別技術也漸漸為越來越多的國人所認可和熟知。
專家表示,二維條碼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的信息化建設中,特別是在信息采集、現代物流和產業鏈管理及互聯網的革命性的發展進程中,都有著極大的應用前景,是建立高質量高效能信息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二維條碼標準,對于我國加快和推進經濟與社會服務信息化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