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veco總經理浦樂諾先生有幸接受了青島英語雜志REDSTAR的采訪,并在采訪中對其即將在9月28日由"青島商業領袖(QBL)"研討會上所要發表的"維護改進在中國"的主題演講作了簡單的概述。
REDSTAR時代媒體雜志(www.myredstar.com)成立于2003年,是青島唯一一家以英語為主的設計與發行的公司,類似的雜志社即使在山東省內(中國第二大省區,總人口約為100百萬)也很少見,而REDSTAR就是其中之一。REDSTAR是一本雙語月刊,以創新型城市指南及豐富多樣的活動作為題材,同時也提供定制圖形及網頁設計解決方案的服務。其設計工作室更是被打造成為同時具備現場音樂及視覺藝術的絕佳場地。
點擊下載PDF文件。
采訪內容原文:
維護管理
采訪記者:Neil Bhullar
浦樂諾先生是Siveco中國的創始人。Siveco集團是歐洲最大的計算機化的維護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在此,浦樂諾先生將向我們介紹工業維護管理的重要性。
為什么維護管理在盡職調查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盡管速度緩慢,但是公眾的維護意識越來越強。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因素。首先是大型跨國公司,特別是那些已經在中國經營了10多年的公司以及那些大型多站點公司,他們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以及時間的推移逐漸意識到中國的市場并非如他們"家鄉"的那樣成熟。在那里,維護管理基本上可自給自足,或者至少維護文化和維護管理資源都是健全的。而與此同時,過去幾年里發生的重大事故在媒體中的曝光率不斷增加從而導致政府和民眾對于維護意識的認知度也不斷提高。
很少有外籍人士在國內從事維護領域的工作,您是如何脫穎而出的?
總體上來說,國內的維護市場并不成熟。技術服務供應商的競爭主要是看價格,而客戶主要關心的還是運營的直接成本,即便與維護相關的間接費用或者損失可能要更高些。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公司試圖復制西方的模式,我認為這種方法根本上是錯誤的。市場的快速演變取決于歷史的發展、規模龐大的基礎設施維護,資源和技能的限制以及工人對高科技的態度等。
我很榮幸自1997年以來就一直在這里工作,并且可能是中國在這一領域工作時間最長的外籍人士,這也讓我對這一領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我們的方法是:將高科技投入在提升人員的工作效率方面而非設備本身,而這一方法也已被國內大型本土公司(我們最大的客戶,須管理旗下三百萬平方米的廠房)以及經驗豐富的跨國公司(如圣戈班、國際紙業、諾基亞)采用。中國正在慢慢轉變中。
浦樂諾先生將于9月28日晚6:30分在青島頤中皇冠假日酒店舉辦的QBL研討會上發表演講。蒞臨的非注冊會員,每人需繳納150元的參會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