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2日,以"陽光·稚夢"為主題的2020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在位于北京的直播間拉開序幕,面向全球正式展開幼兒園作品征集活動。該項大賽由國際太陽能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筑專業委員會承辦,臺達集團冠名。在當下全球疫情依然嚴峻的情勢下,競賽啟動會首次使用線上平臺開展,開啟競賽云端征集、展示、傳播的新模式。
圖: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筑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磊主持會議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筑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磊在啟動會上介紹說,作為以"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為題的品牌賽事--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開始于2006年,至今已連續組織了7屆,先后有全球7500個團隊參賽,提交了1489項有效作品,賽題覆蓋了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城市住宅,既有建筑改造、陽光小學、適老建筑等多種類型。本屆競賽將以幼兒園為題,面向全球征集作品。
競賽啟動會邀請到了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文兵,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譚天偉,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筑專委會主任委員仲繼壽,臺達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作為嘉賓參加本次競賽云啟動會并致辭。
圖: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文兵在連線中致辭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文兵在致辭中表示,"幼有所育"是我國生育政策調整后的重要需求,幼兒園建設是城鎮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2020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以幼兒園建筑為賽題,切合國家政策,緊扣時代主題,鼓勵參賽者對建造安全、綠色健康、受孩子們喜歡的幼兒園建筑進行深度思考。并對多年來支持競賽、以實際行動踐行"環保、節能、愛地球"使命的臺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先生致以敬意。希望在各方關注下,競賽取得圓滿成功。
圖: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筑專委會主任委員仲繼壽在連線中致辭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筑專委會主任委員仲繼壽肯定了競賽對太陽能建筑理念的推廣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并指出競賽在今年的兩點創新:一是為了鼓勵更多的團隊,特別是職業設計師團隊的參加,增加了競賽獎金;二是越來越多的高校將本項賽事納入學校的課程設計,同時為了配合實地建設工程的建設周期,本屆競賽活動由兩年一屆改為一年一屆。預祝今年競賽能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方式,評比呈現出更多的優秀作品。
圖:臺達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在連線中致辭
臺達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表示,由于人口結構的改變,老年人口增加,而經濟蓬勃發展,需要更多青壯年投入社會。2020臺達杯競賽的賽題,正是呼應社會上鼓勵生育的聲音,希望征集優秀的幼兒園設計作品,讓年輕人無后顧之憂。今年的賽題之一落在了我的故鄉福建南平,那里的環境優美,應該好好珍惜這得天獨厚的條件, 我很高興這個有意義的活動能在南平舉辦。 臺達自2006年起,連續十五年支持競賽,通過競賽涌現了大批的綠色建筑人才,建了許多綠建筑,推廣了綠色建筑理念,我想這是最好的成就,也是我們持續舉辦的最大動力。
圖: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譚天偉在連線中致辭
最后,競賽主辦單位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譚天偉代表競賽組委會致答謝辭,他指出:歷時十五年,競賽秉承的初心始終未變,以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熱點為題,推動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在建筑、生活中的應用;競賽成為了面向全球的品牌競賽活動,平臺效應日益突顯,影響范圍愈加廣泛。對各界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也期待更多的人關注競賽、參與競賽,共同傳播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可持續的發展理念。
圖:國家住宅工程中心太陽建筑技術研究所鞠曉磊所長介紹競賽題目
國家住宅工程中心太陽建筑技術研究所鞠曉磊所長介紹了本屆賽題的設置情況。為響應國家推動城鎮居住區幼兒園建設、著力補齊農村學前教育短板的政策號召,組委會將本屆競賽主題設為"陽光·稚夢",以幼兒園為平臺,將生態、綠色的理念融入到學前教育中。甄選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景龍幼兒園和新疆巴音郭楞州和靜縣建設兵團牧場幼兒園及服務中心為賽題,面向全球征集作品,力求通過優化建筑設計,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打造綠色、低碳、童趣的幼兒園。秉承著"讓夢想照進現實"的理念,本屆競賽獲獎方案將延續前7屆的慣例,進行實地建造,使得太陽能建筑成為可供觀摩、可經受使用檢驗的建筑實體,讓社會大眾可感知、可檢驗這些示范建筑,推動清潔能源等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上的應用,讓科技走進生活惠及民生。
為了保障競賽作品的技術質量,本屆競賽依然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崔愷;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學校建筑類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建國;中國工程院院士、2019梁思成建筑獎獲得者莊惟敏;臺灣綠色建筑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憲德等國內外知名專家作為競賽評委,他們對競賽以及競賽參與者發表寄語:
圖:崔愷院士寄語
圖:王建國院士寄語
圖:莊惟敏院士寄語
圖:林憲德教授寄語
在競賽組織方面,崔愷院士和王建國院士提出,競賽應多從新型太陽能產品和太陽能建筑技術應用兩個方面入手,傳授太陽能建筑應用的成果和知識,提高參賽者的太陽能建筑技術應用能力。而莊惟敏院士及林憲德教授建議,競賽應歡迎更多的國際設計團隊參與,感受更多元的太陽能建筑設計理念。
對于競賽的實地建設與獲獎方案創意設計的平衡,崔愷院士強調要鼓勵學生創新,并且要將兩者進行結合和思考;王建國院士和林憲德教授更多的是鼓勵參賽者的建筑創意來源于太陽能技術的巧妙應用;莊惟敏院士則是提出,讓學生們以建構的方式來進行競賽方案創作,達到實地建設與建筑創意的統一。
線上參加啟動會的除來自各高校師生團隊及媒體記者外,還有競賽評委專家、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暨品牌長郭珊珊等嘉賓受邀參加。云端聊天室與會專家及有意參賽團隊圍繞著本屆賽事及主題互動熱烈,共有4400余人在線觀看。
圖:線上啟動會現場
"稚夢"是稚子之夢,幼兒園是孩子們啟蒙時期的第一課堂,汲取知識也為他們種下夢想的種子;"稚夢"也是織夢,期待參賽者用建筑的語言為孩子們編織一對尋夢的翅膀!我們期待有激情的參賽者施展才華,呈現出精彩紛呈的競賽作品,為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插上夢想的翅膀飛的更高、傳播的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