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以致幾星期之內的變化可忽略不計,但嚴格說來,硫化后樣品的物理性能若想達到相對穩定,樣品需要停放一段時間。
因而橡膠在硫化之后和試驗之前有一個允許的最短停放時間,ISO471:1995規定物質生成與試驗之間的最短間隔時間為16h。
在恒定的外力作用下,隨溫度的變化,高聚物的變形量會發生變化。由此而作出的曲線稱為溫度——形變曲線。
以松馳硫化過程中經受的應力,使分子之間達到新的平衡,因而橡膠的硫化之后和試驗之前達到新的平衡。
而且不可恢復,若溫度升至分解溫度附件,高聚物的分子鏈發生裂解,破壞了原化學結構。歲貯存期要考慮的影響因素。
在ISO471:1995E中這樣規定:conditioning:Exposure of rubber to aspeeifie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or a stipuated period of time immediately before testing.
為了得到穩定的結果,這些因素必須控制在適當的范圍之內。關于環境調節的定義,在GB/T6039-1997《橡膠物理試驗和化學試驗術語》中如此規定環境調節;
貯存期的停放時間間隔,通常都把試驗之前的歷程劃分為貯存期和調節期,調節期是特指在即將試驗之前把試樣停放在試驗所需的溫度和濕度的條件下的過程。
在貯存期停放一段時間間隔并不規定溫度、濕度條件。對橡膠試樣為何要進行環境調節,從橡膠物理學和化學的角度探討溫度對橡膠加工形變的影響。
橡膠硫化后性能是有很大改變的,一段時間以后,如果沒有外界的加速作用,那么這種變化就會變得很慢。
我國標準GB/T2941-91中規定:所有橡膠物理試驗,硫化與試驗之間的時間間隔最短是16h。必須把16h看作是絕對最低限。
橡膠貯存時的溫度和濕度,試驗之前經受的任何機械形變以及試驗時的溫度和濕度都會影響橡膠試樣的物理性能結果。
而貯存期指的是從橡膠硫化后到調節期之前的這一段時間,硫化后的橡膠停放一段時間是為了消除試樣硫化后的不穩定狀態。
在規定的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等)下將試樣或材料放置規定時間的過程。在GB/T2941-91中規定。
因為有證據表明在某些情況下性能達到穩定之前需要停放幾天,如果要求試驗結果表征未老化性能。
環境調節——試驗之前將橡膠試樣直接暴露在標準溫度和濕度下,經過一個規定的時間,以改善試驗結果的重復性。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producibility of test results.調節的目的是讓試樣盡可能和標準環境平衡,因而合理的做法是試驗環境應和調節環境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