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與低碳雙轉型加速,企業面臨巨大挑戰,如何以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創新,助力企業提升效率與競爭力?在2022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上,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繆榮、沃爾沃汽車亞太電子軟件和間接采購高級總監沈燕敏、施耐德電氣副總裁,服務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陳蔚蔚、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關鍵電源業務中國區負責人朱文沁就雙轉型時代的服務創新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圓桌論壇現場
“雙碳目標為企業帶來的挑戰主要在外部,數字化轉型則要求企業從內部進行變革。”繆榮表示,“雙轉型并不是簡單的轉變,而是系統化的長期工程,企業需要借助專業服務,創新產品,重塑發展邊界,再造組織能力。雙碳目標的推進離不開數字技術,服務領域是各種數字化技術匯集并發生作用的一個重要領域。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新技術的應用,傳統服務正在轉變為更智能、更具預見性和規范性的服務。”
在應對新挑戰的過程中,服務是否具備覆蓋從頂層規劃到落地執行的全生命周期能力十分關鍵。陳蔚蔚指出, 施耐德電氣2021年發布的《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高管洞察》對100多家企業高管進行了調查并發現,企業普遍需要碳中和的整體規劃和咨詢,并且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際效果仍與預期有較大差距。如今,雙轉型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讓數字化賦能低碳,推動兩者協同發展正是企業所需。
企業在新時期需要怎樣的新服務?以體系龐大、生產流程精細的汽車行業為例,全球汽車發展已進入不可逆的低碳、可持續快車道。針對這一現狀,沈燕敏認為,企業需要兼具數字化能力、碳中和豐富經驗與創新能力的專業的合作伙伴,提供不同維度的創新建議和方案。汽車企業達成碳中和目標需實現產業全鏈條的凈零排放。通過采用能源管理系統EMS,沃爾沃生產工廠能夠有效監控能源的消耗,并依此采取降低能耗、提升效率的減碳行動。沈燕敏表示:未來,沃爾沃將進一步與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如何實現用數字化手段賦能企業內部和供應鏈上下游,降低碳排放,實現碳中和。
不僅在汽車行業,在數字化、低碳化的影響下,企業需求的變化正在催生更多領域的服務創新。負責施耐德電氣關鍵電源業務并觸及諸多領域客戶,朱文沁進一步表示,面臨“高能耗智能化”和“碳達峰碳中和”的矛盾,數據中心、IT和行業關鍵電力基礎設施從高可用性的需求延伸到了高韌性與可持續發展,從產品的服務需求延伸到到系統級和管理級的完整覆蓋,從被動式運維需求延伸到前瞻性的主動式服務。面對變化,只有以創新作為驅動,才能讓服務真實地切中用戶需求痛點。當前,傳統服務正通過數字化創新不斷拓展邊界,也不斷融入到更多新的行業應用場景,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更大價值。
作為服務的開發者與提供方,施耐德電氣持續引領服務創新,提出碳中和服務解決方案,帶來涵蓋從咨詢到落地的綠色能源管理和綠色智能制造方案,并將數字化服務貫穿于設計、建造、運營和維護的全生命周期,從而實現低碳化與數字化的協同發展。陳蔚蔚總結道:“全生命周期的陪伴式服務是行業的數字化和低碳轉型的價值放大器。施耐德電氣將持續推動服務創新,融合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技術和深厚的行業專長,保障企業運營的安全、穩定與可持續性,加速企業實現雙轉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