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利一区_最近中文高清在线观看_免费黄色电影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成人在线 - 91人人

資訊 > 正文

3D打印中的知識產權問題,你知道多少?

發布時間:2023-07-25 作者:www.xstr.xyz

  知識產權,英文為“intellectual property”,是基于創造成果和工商標記依法產生的權利的統稱,是一種無形財產權。與其他行業一樣,3D打印領域也面臨著知識產權的問題。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圍繞3D打印與知識產權的問題進行討論,主要包括版權、專利和商標。

  3D打印版權
  在中國,版權即著作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的財產權和精神權利的總稱。法律上,作品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獨創性和以有形形式表達。
  在3D打印領域,版權法最常涉及的是設計文件,即我們通常所說的3D打印STL模型。在國外,像Thingiverse、Cults、MyMiniFactory和Printables等3D打印模型網站上,有數百萬可用于3D打印的設計文件,成百上千萬的用戶從這些網站下載模型并將其3D打印成實物。
  當從這些網站上下載文件時,我們往往可以看到多種不同的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CC)許可協議。除了放棄版權將作品完全公布到公共領域(即CC0協議)之外,最新的CC4.0版本中一共有6種常用的版權規定組合。包括署名(CC BY)、署名-相同方式共享(CC BY-SA)、署名-禁止演繹(CC BY-ND)、署名-非商業性使用(CC BY-NC)、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CC BY-NC-SA)、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禁止演繹(CC BY-NC-ND)。
  簡單理解,如果你制作的模型只是為了好玩,而不打算從中賺錢,那么可以使用CC0,那么任何人下載了它都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事。但是,如果它與你的業務相關,為避免權益沖突,可以使用非商業許可。
  國外曾發生過一起典型的3D打印版權案例。2017年,一家名為Just 3D Print的公司從Thingiverse下載了數百個模型,并在eBay上以打印形式進行銷售。當文件上傳者要求Just 3D Print刪除這些模型時,Just 3D Print回應稱這些模型現在屬于公共領域,而實際上原作者已經聲明了非商業性使用。這一事件在當時引起了整個Thingiverse社區的軒然大波,隨后,許多科技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不久之后,eBay也因用戶投訴而關閉了Just 3D Print的店鋪。
  而在國內,北京冬奧會期間吉祥物“冰墩墩”出現了“一墩難求”的情況,當時也有很多人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冰墩墩。對于這一現象,有律師發表了觀點,認為自行3D打印“冰墩墩”、“雪容融”等吉祥物,雖然不以商業營利為目的,但即使不涉及收費,未經許可的復制、傳播行為仍然屬于侵權行為。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當你從某個網站下載模型時,一定要查看其授權許可。據了解,目前大部分模型網站上的模型都注明了非商業許可。因此,如果你想把這些模型進行打印并出售,就需要獲得原始設計者的授權。同樣,如果你自己創建了模型并希望保護它,也可以申請版權登記,并通過版權證書確立對設計作品的資產歸屬權。
  事實上,不僅在下載和使用模型時存在版權風險,在上傳和發布模型時也同樣如此。舉例來說,2017年,迪士尼要求從Thingiverse中刪除《星球大戰》的文件;2022年,本田也向3D打印機制造商Prusa提出了同樣的要求。這是因為這些設計者在未獲得品牌方的同意下,私自創建了帶有版權或商標的模型,并公開發布和分享。
  版權不僅適用于3D打印模型,也適用于與之密切相關的3D打印軟件。以盜版軟件為例,個人、公司或組織制造、使用或傳播盜版軟件都有可能被控以侵權。例如,重慶某公司違法使用盜版的Mimics軟件,被判賠償Materialise公司60萬元。在金橙子科技的一起盜版侵權案中,被告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八個月,并處以一百三十六萬元的罰款。
  3D打印專利
  專利指的是一項發明創造的首創者所擁有的受保護的獨享權益,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三種類型。
  1986年,立體光刻設備(SLA)獲得了3D打印領域的第一項專利,該專利屬于Chuck Hull,他也是3D Systems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也被稱為“3D打印之父”。隨后,3D打印專利申請得到了蓬勃發展,據統計,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擁有3D打印專利最多的國家,專利申請量達到32053件,占全球總量的62.1%。
  與版權不同,要想獲得專利權需要提出專利申請,而專利也成了一家企業創新能力和實力的體現。此外,當發現有人侵權時,還可以運用法律手段進行維權。在3D打印行業中,曾經發生過一個非常典型的專利侵權案。2012年,3D Systems指控Formlabs侵犯了其多項專利。最終,雙方達成了一項協議,3D Systems授予Formlabs許可使用權,作為交換,Formlabs同意在許可證使用期間支付其產品凈銷售額的8.0%作為特許權使用費。
  企業不僅可能面臨來自同行的法律后果,也有可能是來自政府,尤其是中美之間的博弈。2023年2月,美國多個政府部門對3D Systems處以最高2700萬美元的罰款,原因是其與當時在中國的子公司共享設計文件、藍圖和技術規格進行3D打印,這違反了《出口管理條例》(EAR)的19項規定。
  此外,專利權也會有期限,到期后就變為公開的技術,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專利權的期限如下:發明專利自申請日起有效期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自申請日起有效期為10年,外觀設計專利自申請日起有效期為15年。
  正是因為2009年FDM(熔融沉積式成型)關鍵技術的專利到期,各種基于FDM技術的3D打印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直到2013年,3D打印行業再次掀起熱潮,經歷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3D打印商標
  知識產權法的另一個方面是商標。商標是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的可視性標志。這是區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標志,注冊商標可以享受商標專用權。在3D打印中,當我們想要成立一家公司,或者出售一款產品,都有必要事先注冊好商標,這也是保護企業品牌并贏在起跑線上的重要一環。
  在3D打印領域,有這樣一件很有意思的案例。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熔融沉積成型工藝,由Stratasys聯合創始人Scott Crump于1988年率先提出,隨后于1991年開發了第一臺商用成型機。同時在這一年,FDM也被Scott Crump注冊為Stratasys商標。理論上,今天的公司仍必須避免使用“FDM”一詞,這也是為什么一些公司在宣稱自己的技術使用“FFF”,因為該商標仍然有效。
  最后,有必要提醒3D打印行業的參與者,我們必須了解知識產權(IP)在中的意義和應用。這是企業保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第一步,同時也是避免與其他公司或者個人發生法律糾紛的關鍵。

標簽:3D打印,知識產權,知識共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