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這個源自德國的詞匯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簡稱。它于2013年4月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被正式提出,一經提出便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歷史上每一次的工業革命都意味著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在每一次的工業革命中,凡是能緊跟時代步伐者都能獲得巨大的成功,而固步自封者注定被時代拋棄最終被遺忘。而工業4.0將是智能生產——通過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CPS)的應用,打通所有生產環節的數據壁壘,無線網掌控一切的時代。
德國總理默克爾曾說:“將數字科技與工業產品以及物流相連接,這就是工業4.0。”簡單而言,如果說現在的自動化生產是人與機器對話,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實現機器與機器對話,也就是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易往信息及其產品就是為了實現這一切而存在。
工業4.0包含兩大主題,包括“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產”,易往在智能工廠方面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而在智能生產方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
想要將工業4.0的核心理念運用到工廠和生產中去必須把握好三個重點,分別是“價值網絡實現橫向集成”和“工程端到端數字集成橫跨整個價值鏈”還有“垂直集成和網絡化的制造系統”。而在易往信息的理念中,將這3個重點分別理解為“裝備的橫向集成”、“企業價值鏈集成”和“信息縱向集成”。
在易往看來,“智能工廠”的一個特征是可重新配置生產系統,它將對相關生產系統的屬性及參數進行改變。生產管理系統(如生產控制)必須考慮這一點,所以新的生產管理系統始終需要更新那些會受影響的生產系統的當前狀態。受影響的系統不僅指的是本地系統,而且還包括所有生產過程中的其它各種系統。整個供應鏈的資源供應必須是可見的,并且在可用性方面要完全透明,要實現智能化生產,必須先實現透明化。易往的產品MES(生產制造執行系統)在整個企業生產過程中扮演承上啟下的角色,介于ERP與車間底層自動化之間,正是企業實現精益制造、柔性生產必不可少的信息化手段。
除智慧工廠的制造信息系統——MES以外,易往還有“高級排產系統APS”、“倉儲管理系統WMS”“能源管理系統EMS”等多種解決方案,能幫助企業在“工業4.0”這股潮流中激流勇進,成為潮流中的引領者。
關于易往信息
易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創立之初,易往經過縝密的數據分析,診斷出企業生產與決策的模糊區域性問題。針對大型制造企業的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全過程,易往以客戶為導向,利用軟件終端一體化信息技術,有效地結合各行業管理實踐經驗,為各企業成功量身定制整體解決方案。
近年來,公司以大型制造企業作為主要服務對象,業務遍及全國。先后為數十個全國主要汽車生產制造廠商,食品生產廠商提供各類解決方案。
易往解決方案覆蓋了全面的企業生產、管理與決策信息,涵蓋內容豐富。其中生產制造執行系統(EW-MES),倉庫管理系統(EW-WMS),高級計劃與排程系統(EW-APS)、與供應鏈管理系統(EW-SCM)為易往核心軟件產品。除此之外,易往還為客戶提供能源管理系統(EW-EMS)、EW一體化移動平臺解決方案、IT服務(ITS)以及外包服務等各項領域的服務項目。
目前,各類企業都在尋找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法,包括汽車整車行業,汽車零配件行業、食品、制藥、 機械、能源、物流等行業的企業也紛紛對“易往”提出了長期合作意向。易往被認定為“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高新技術企業”。 EW-MES制造執行系統,屢獲市場肯定,被評為“中國制造業信息化優秀推薦產品”、“江西省重點新產品”、“第三屆AI用戶好評獎”。EW-WMS倉庫 管理系統,被評為“中國制造業信息化優秀推薦產品”。
為了促進企業科技進步,加快高科技成果產業化,推進產、學、研結合,2014年6月,公司與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合作成立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江西易往聯合研發中心,研發領域包括:汽車及相關制造業的制造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供應鏈管理、一體化平臺、供應鏈大數據中心、企業移動化平臺。
公司為應對不斷擴大的業務,方便快捷地服務客戶,順利地解決運維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并分別在北京、上海、武漢、南昌、廣州、天津、蘇州設立了7個獨立的工程中心,分區域科學管理全國市場。